老年人便秘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养成排便习惯、药物治疗、中医调理等方式改善。老年人便秘通常由胃肠功能减退、膳食纤维摄入不足、药物副作用、慢性疾病、精神心理因素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可适量食用燕麦、西蓝花、苹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每日饮水量应达到1500毫升以上,晨起空腹饮用温水可刺激肠道反射。避免过多摄入精制米面、辛辣刺激食物及含鞣酸较多的浓茶。
2、增加运动根据身体条件选择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每日坚持30分钟。卧床老人可进行腹部按摩,以脐周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揉按。运动能增强腹肌力量,改善肠道血液循环,促进结肠内容物推进。
3、养成排便习惯建立每日固定时间排便的生物钟,建议选择晨起或餐后2小时内如厕。排便时保持注意力集中,避免长时间蹲坐。有便意时需及时响应,不可刻意抑制,防止直肠敏感性降低。
4、药物治疗乳果糖口服溶液可增加肠腔渗透压软化粪便,聚乙二醇4000散能调节肠道水分平衡,麻仁润肠丸具有润肠通便功效。需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避免长期依赖刺激性泻药导致结肠黑变病。
5、中医调理针灸选取天枢、足三里等穴位调节脾胃功能,艾灸神阙穴改善腹部气血运行。可辨证使用黄芪汤补益中气,或麻子仁丸润下通便。耳穴压豆选取大肠、直肠等反射区进行持续刺激。
老年人便秘护理需注意保持适度活动,每日进行提肛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饮食中适量添加亚麻籽油或蜂蜜,避免过度用力排便诱发心脑血管意外。若出现便血、体重下降或持续3天未排便,应及时就医排除肠梗阻等器质性疾病。家属应协助记录排便日记,观察老人精神状态与进食情况,必要时陪同至消化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