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低不一定是白血病,可能是感染、药物反应、免疫性疾病等原因引起的。白血病通常伴随其他典型症状如贫血、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等。
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常见于病毒感染如流感、水痘等,此时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但多为暂时性。长期接触放射线或苯类化学物质可能导致骨髓损伤,引发持续性减少。部分抗生素、抗甲状腺药物也可能引起药物性粒细胞减少。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会产生攻击白细胞的抗体。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会影响造血原料供应。
白血病的确诊需要结合骨髓穿刺、流式细胞术等检查。急性白血病往往伴随原始细胞比例异常增高,慢性白血病可见成熟粒细胞显著增多伴脾脏肿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可能出现病态造血现象。某些遗传性疾病如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也会表现为持续性低下。
日常需避免接触有毒化学制剂,注意饮食均衡摄入蛋白质和维生素。出现反复感染、乏力等症状时应及时复查血常规,必要时进行骨髓检查。避免自行服用可能影响造血功能的药物,治疗原发病是改善指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