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膜性肠炎主要由艰难梭菌引起,其他可能病原体包括产气荚膜梭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念珠菌等。
1、艰难梭菌艰难梭菌是假膜性肠炎最常见病因,其产生的毒素A和毒素B可损伤肠黏膜。典型表现为水样腹泻伴伪膜排出,治疗需停用原抗生素并口服万古霉素、非达霉素或甲硝唑。
2、产气荚膜梭菌A型产气荚膜梭菌可能通过肠毒素导致疾病,常见于抗生素使用后菌群失调。症状包括腹痛和血便,治疗需调整抗生素并使用益生菌调节微生态。
3、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过度繁殖可能引发肠炎,多发生于广谱抗生素治疗后。表现为发热和黏液脓血便,治疗需根据药敏结果选用利奈唑胺或替考拉宁。
4、念珠菌白色念珠菌等真菌感染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者,内镜检查可见白色伪膜。治疗需应用氟康唑等抗真菌药物,同时纠正基础免疫缺陷。
出现持续腹泻伴伪膜排出应及时就医,治疗期间需注意补充电解质,避免高纤维饮食刺激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