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青光眼多数情况下无法完全治愈,但可通过药物控制、激光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有效管理病情,避免视力进一步受损。治疗方法主要有降眼压药物、小梁切除术、房水引流装置植入术、睫状体光凝术。
1、降眼压药物前列腺素类滴眼液可增加房水排出,β受体阻滞剂能减少房水生成,碳酸酐酶抑制剂通过双重机制降低眼压,需终身用药并定期监测眼压变化。
2、小梁切除术通过建立新的房水外流通道控制眼压,适用于药物控制不佳的婴幼儿患者,术后可能出现浅前房等并发症需密切随访。
3、引流装置植入将人工引流管植入前房分流房水,适用于多次手术失败病例,需注意阀门调节避免过度引流导致低眼压。
4、睫状体光凝通过激光破坏部分睫状体减少房水生成,作为晚期病例的姑息治疗,可能引发眼球萎缩等严重并发症。
确诊后应每3个月进行眼压监测和视神经评估,婴幼儿患者需家长严格遵医嘱用药并观察畏光流泪等异常表现,避免剧烈运动以防眼压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