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部位骨折多数情况下不需要钢板固定。骨折的处理方式主要有手法复位外固定、石膏固定、支具固定、钢板内固定、髓内钉固定等。
1、手法复位外固定:
适用于无明显移位或稳定性骨折。通过专业手法将骨折端复位后,采用夹板或石膏外固定,通常4-8周可愈合。这种方法创伤小、费用低,是儿童骨折的首选方案。
2、石膏固定:
适用于四肢稳定性骨折。石膏能提供稳定支撑,保持骨折端对位,一般需要固定6-12周。需定期复查X线观察愈合情况,注意预防皮肤压疮和关节僵硬。
3、支具固定:
适用于部分关节附近骨折。可拆卸支具既能维持骨折稳定,又便于早期功能锻炼。常见用于锁骨骨折、腕部骨折等,固定时间约4-6周。
4、钢板内固定:
适用于严重移位或不稳定性骨折。通过手术将钢板螺钉固定在骨折端,能实现解剖复位和早期活动。但存在手术创伤、感染风险及二次取出等问题。
5、髓内钉固定:
适用于长骨干骨折。髓内钉通过骨髓腔固定,生物力学性能优越,允许早期负重。但技术要求较高,多用于股骨、胫骨等承重骨骨折。
骨折后应保证充足钙质和蛋白质摄入,如牛奶、鱼肉、豆制品等。康复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渐进式功能锻炼,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X线观察愈合进度,出现异常肿胀、疼痛加剧需及时就医。戒烟限酒有助于骨痂形成,可适当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保持固定器具干燥清洁,预防皮肤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