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的中医治疗可通过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化痰通络、调和阴阳等方式改善症状,常与气阴两虚、血瘀阻络、痰浊内阻、阴阳失调等因素相关。
1、益气养阴气阴两虚型房颤表现为心悸气短、乏力盗汗,可选用生脉饮加减,含人参、麦冬、五味子等成分,配合针灸内关、膻中等穴位。
2、活血化瘀血瘀阻络型房颤多见胸闷刺痛、舌质紫暗,常用血府逐瘀汤,含桃仁、红花、当归等,可联合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
3、化痰通络痰浊内阻型房颤常见胸闷痰多、苔腻脉滑,推荐瓜蒌薤白半夏汤,含瓜蒌、薤白、半夏等,配合艾灸丰隆穴化痰浊。
4、调和阴阳阴阳失调型房颤多伴畏寒肢冷或潮热盗汗,选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含桂枝、甘草、龙骨等,需长期调理平衡脏腑。
中医治疗需辨证施治,急性发作期应及时配合西医抗凝治疗,日常避免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保持情绪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