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胰腺炎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胰酶、控制疼痛、治疗并发症、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慢性胰腺炎通常由长期酗酒、胆道疾病、遗传因素、高脂血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慢性胰腺炎患者需严格限制脂肪摄入,每日脂肪摄入量控制在20-40克。选择低脂高蛋白食物如鸡胸肉、鱼肉、豆腐等,避免油炸食品和动物内脏。采用少食多餐方式减轻胰腺负担,烹饪时多用蒸煮炖等低脂方式。急性发作期可短期禁食,通过静脉营养支持。
2、补充胰酶胰酶制剂如胰酶肠溶胶囊、复方胰酶片、米曲菌胰酶片等可改善消化不良症状。这些药物含脂肪酶、蛋白酶和淀粉酶,能帮助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用药需在餐中服用,避免与抑酸剂同服。长期使用需监测营养状况和骨密度,防止脂溶性维生素缺乏。
3、控制疼痛疼痛管理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曲马多缓释片等非阿片类药物。严重疼痛可考虑使用阿片类药物如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但需警惕成瘾风险。神经阻滞术和内镜下胰管支架置入术可缓解顽固性疼痛。同时需排查是否合并假性囊肿或胰管狭窄等并发症。
4、治疗并发症糖尿病是常见并发症,需使用胰岛素注射液控制血糖。骨质疏松患者应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3片。出现脂肪泻时可加用中链甘油三酯替代部分膳食脂肪。胰源性腹水需限制钠盐摄入,必要时行腹腔穿刺引流。定期监测胰腺钙化和胰管结石情况。
5、手术治疗对于胰管梗阻、顽固性疼痛或怀疑癌变者,可考虑胰管空肠吻合术、胰腺部分切除术等手术方式。术前需评估心肺功能和营养状态,术后需长期补充胰酶和监测血糖。内镜下胰管取石术和支架置入术创伤较小,适合部分选择性病例。
慢性胰腺炎患者需终身戒酒,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按每公斤体重1-1.5克补充。建议选择游泳、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避免腹部受压。定期复查腹部CT、血糖和营养指标,出现持续腹痛、体重骤降或黄疸需及时就诊。注意补充维生素A、D、E、K等脂溶性维生素,预防夜盲症和出血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