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囊管堵塞可通过热敷按摩、泪道冲洗、泪道探通术、泪道置管术、鼻腔泪囊吻合术等方式治疗。泪囊管堵塞通常由先天性发育异常、炎症感染、外伤、鼻部疾病、泪道结石等原因引起。
1、热敷按摩早期轻度泪囊管堵塞可采用热敷按摩缓解。用40℃左右温热毛巾敷于患侧眼睑5分钟,配合手指从内眼角沿鼻梁向下方轻柔按压,促进泪液流通。每日重复进行3次,适用于婴幼儿先天性鼻泪管膜未破裂或成人轻微炎症导致的暂时性堵塞。家长需注意避免用力过度损伤皮肤。
2、泪道冲洗眼科门诊常用生理盐水冲洗泪道,清除分泌物或小型阻塞物。操作时将钝头针插入泪小点注入冲洗液,若液体从鼻腔流出表明暂时通畅。该方法对黏液栓或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的堵塞有效,可能需要多次冲洗。冲洗后可配合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感染。
3、泪道探通术采用泪道探针扩张狭窄部位,适用于膜性闭锁或纤维粘连。局部麻醉后将探针经泪小管推进至鼻泪管,突破阻塞部位后留置几分钟。术后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减轻水肿,需避免揉眼防止二次损伤。儿童实施时可能需要全身镇静。
4、泪道置管术对反复探通无效者,可植入硅胶管维持泪道通畅3-6个月。通过内窥镜引导将双头探针从上下泪小管穿入鼻腔,连接硅胶管形成环形支撑。置管期间需定期冲洗,取出后多数患者泪道功能恢复。可能发生管子移位或肉芽增生等并发症。
5、鼻腔泪囊吻合术严重慢性泪囊炎或骨性阻塞需手术重建引流通道。在鼻内镜下切除泪囊内侧壁与鼻黏膜吻合,建立新通路。术后使用麻黄碱滴鼻液减轻水肿,需预防吻合口瘢痕狭窄。该方法成功率较高,但可能出现鼻出血或眶血肿等风险。
日常护理应保持眼部清洁,避免用手揉眼。风沙天气佩戴护目镜,及时治疗结膜炎或鼻炎等原发病。婴幼儿按摩无效时需在6月龄后考虑探通术,成人若持续溢泪超过2周或出现脓性分泌物应及时就诊。术后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定期复查泪道功能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