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骨髓瘤使用激素时需注意感染预防、血糖监测、骨质疏松防护和消化道保护。激素可能引起免疫抑制、代谢紊乱、骨量流失及胃肠黏膜损伤等不良反应。
1、感染预防激素会抑制免疫功能,增加细菌、真菌感染风险。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体温,避免接触传染源,必要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阿奇霉素或氟康唑。
2、血糖监测激素可能诱发类固醇性糖尿病,表现为多饮多尿。需定期检测空腹血糖,出现异常时可使用胰岛素或二甲双胍等降糖药物控制。
3、骨质疏松防护长期激素治疗会导致骨密度下降,可能伴随腰背疼痛。建议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严重时联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如阿仑膦酸钠或唑来膦酸。
4、消化道保护激素可能损伤胃黏膜引发溃疡,表现为上腹痛。需联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或H2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预防出血。
治疗期间保持低盐高蛋白饮食,定期复查骨密度及电解质,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需及时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