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尿道下裂手术后护理需重点关注伤口清洁、排尿管理、疼痛缓解、预防感染和定期复查。
1、伤口清洁:
术后每日使用生理盐水或医生推荐的消毒液轻柔清洗手术区域,避免用力擦拭。保持会阴部干燥,每次排尿后可用无菌棉球蘸温水轻拭尿道口。尿布或内裤需选择纯棉透气材质,每2-3小时更换一次,污染后立即更换。洗澡建议术后1周内采用擦浴,伤口完全愈合前避免盆浴或游泳。
2、排尿管理:
留置导尿管期间需确保管道固定通畅,避免扭曲受压。记录每日尿量及颜色,发现血尿加重或排尿困难及时就医。拔除导尿管后初期可能出现尿频、尿急,可通过分散注意力缓解。训练孩子排尿时采用蹲位或坐位,减少尿液对伤口的冲击力。夜间可设置闹钟提醒排尿,防止尿床刺激伤口。
3、疼痛缓解:
按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儿童适用止痛药,禁止自行调整剂量。冷敷可缓解肿胀疼痛,每次不超过15分钟,间隔2小时。通过讲故事、播放音乐等方式转移注意力。避免剧烈哭闹增加腹压,可怀抱安抚或使用安抚奶嘴。睡眠时用软垫抬高臀部减轻伤口张力。
4、预防感染:
术后3天内每日测量体温,超过38℃需就医。遵医嘱口服头孢克洛等抗生素完成全程治疗。接触伤口前后严格洗手,护理用品单独消毒存放。避免宠物接触手术部位,患儿衣物需高温烫洗。出现伤口渗液、发红发热或异常臭味应立即复诊。
5、定期复查:
术后1周、1个月、3个月需返院评估愈合情况,检查尿道通畅度。复查内容包括尿流率测定、超声检查等。医生可能根据恢复情况调整扩张尿道的频次。记录排尿形态变化,如尿线分叉、滴沥等情况需拍照留存供医生参考。完全康复前避免骑跨类运动。
术后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优先选择小米粥、南瓜泥、蒸鱼肉等低渣食物,每日饮水不少于1000毫升。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促进伤口愈合,但避免柑橘类酸性水果刺激尿道。恢复期穿着宽松棉质衣物,避免摩擦伤口。逐步恢复活动量,2周内以室内散步为主,6周内禁止剧烈跑跳。心理上多给予鼓励表扬,通过绘本讲解帮助孩子理解治疗过程,出现情绪焦虑时可寻求儿童心理辅导支持。观察排尿习惯至少半年,定期尿常规检查排除远期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