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腹泻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诱发基础疾病加重及增加跌倒风险。腹泻通常由感染、药物副作用、慢性疾病或饮食不当等因素引起,需根据具体病因干预。
1、脱水腹泻时大量水分随粪便排出,老年人因口渴感知迟钝更易忽略补水。脱水可表现为皮肤弹性下降、尿量减少、头晕乏力,严重时可能引发低血容量性休克。建议家长监测老人每日尿量及口腔黏膜湿润度,必要时遵医嘱口服补液盐散。
2、电解质紊乱频繁腹泻会造成钠、钾等电解质丢失,老年人肾脏调节功能衰退易出现低钾血症或低钠血症。症状包括肌无力、心律失常或意识模糊,需通过血生化检查确诊。可遵医嘱使用氯化钾缓释片或口服补液盐散Ⅲ调节电解质。
3、营养不良长期腹泻影响营养吸收,老年人本身代谢率降低,可能加速肌肉流失和免疫力下降。伴随体重减轻、伤口愈合延迟等症状时,建议采用低渣高蛋白饮食,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肠内营养粉剂补充营养。
4、基础病加重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腹泻导致的脱水可能诱发心绞痛、脑灌注不足等急症。糖尿病老人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风险增高。需密切监测血压血糖变化,原有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或胰岛素注射液需根据病情调整剂量。
5、跌倒风险电解质紊乱和脱水引起的头晕乏力会增加老年人跌倒概率,尤其合并骨质疏松者可能造成骨折。建议家长保持卫生间防滑设施完善,腹泻期间协助老人如厕,必要时使用四磨汤口服液缓解症状。
老年人腹泻期间需维持温热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等低纤维食物,避免生冷油腻。注意记录排便次数和性状变化,若出现血便、持续高热或意识障碍应立即就医。日常应规范用药避免滥用抗生素,定期进行胃肠功能评估,慢性腹泻患者可考虑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菌群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