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钠可能导致乏力、恶心、头痛、肌肉痉挛、意识模糊等症状。钠是维持体液平衡、神经传导和肌肉功能的重要电解质,缺乏时主要由摄入不足、丢失过多或疾病因素引起。
1、乏力钠缺乏时细胞内外渗透压失衡,影响能量代谢,患者常感到全身无力、疲劳。轻度缺钠可通过口服补液盐缓解,严重者需静脉补充氯化钠注射液。伴随症状可能包括嗜睡、注意力不集中。
2、恶心低钠血症会刺激延髓呕吐中枢,引发恶心或呕吐。胃肠炎患者腹泻后若仅补充水分未补钠易出现该症状。治疗需根据血钠水平选择口服补钠或静脉输注生理盐水。
3、头痛脑细胞水肿压迫神经会导致搏动性头痛,常见于血钠低于125mmol/L时。利尿剂使用不当是常见诱因,需停用相关药物并缓慢纠正钠浓度。可能伴随视物模糊、烦躁不安。
4、肌肉痉挛钠离子参与肌肉收缩信号传导,缺乏时易出现腓肠肌痉挛或手指抽搐。高温作业大量出汗后未及时补盐易发生,可服用复方氯化钠颗粒预防。
5、意识模糊严重低钠血症会导致脑水肿,出现定向力障碍、谵妄甚至昏迷。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是典型病因,需限制液体摄入并使用托伐普坦片调节水钠平衡。
日常应注意均衡饮食,适量食用海带、酱油、腌制品等含钠食物。高温环境或剧烈运动后建议饮用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若出现持续呕吐、抽搐或意识改变,须立即就医检测血电解质。老年人、慢性肾病及心衰患者需定期监测钠水平,避免盲目限盐或过量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