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放疗期间出现腹泻通常无需立即停止治疗,但需根据症状严重程度调整方案。腹泻可能由放疗刺激肠道、肠道菌群失衡、饮食不当、药物副作用或合并感染等因素引起。
1、放疗刺激:
盆腔放疗可能直接损伤肠黏膜,导致渗透性增加和蠕动加快。轻度腹泻可通过调整放疗剂量或分次方案缓解,同时使用蒙脱石散等黏膜保护剂。
2、菌群紊乱:
放疗会破坏肠道正常菌群平衡,建议补充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等益生菌制剂。每日摄入300克无糖酸奶也有助于改善肠道微生态。
3、饮食因素:
避免高脂、高纤维及乳糖含量高的食物,采用低渣饮食。将三餐改为5-6次少量进食,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适当补充口服补液盐。
4、药物影响:
部分止吐药或抗生素可能加重腹泻,需评估用药方案。必要时可短期使用洛哌丁胺控制症状,但需警惕肠梗阻风险。
5、感染可能:
免疫力低下时易发生艰难梭菌等感染性腹泻,需进行粪便检测。确诊后需针对性使用万古霉素等药物治疗,严重感染需暂停放疗。
放疗期间每日记录排便次数和性状,保持肛周皮肤清洁。选择柔软透气的棉质内衣,便后使用温水冲洗。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血便、发热时需立即就医,必要时进行静脉营养支持。维持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可饮用淡红茶或苹果汁补充电解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