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疱疹性咽峡炎可通过退热、补液、口腔护理、抗病毒药物等方式治疗,通常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
1、退热:疱疹性咽峡炎常伴随高热,体温超过38.5℃时需及时使用退热药物。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每次10-15mg/kg,每4-6小时一次或布洛芬混悬液每次5-10mg/kg,每6-8小时一次均可选择,注意避免重复用药。
2、补液:发热期间宝宝容易脱水,需补充足够水分。母乳喂养的宝宝可增加哺乳次数,人工喂养的宝宝可适当增加奶量或使用口服补液盐每袋溶解于250ml温水中,少量多次喂服。
3、口腔护理:疱疹破溃后会引起口腔疼痛,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清洁口腔,避免刺激性食物。可使用含有利多卡因的局部喷雾剂缓解疼痛,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抗病毒治疗:病情较重时可使用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颗粒每次10mg/kg,每日3次或更昔洛韦颗粒每次5mg/kg,每日2次是常用药物,疗程通常为5-7天,需遵医嘱服用。
5、隔离防护:疱疹性咽峡炎具有传染性,宝宝需居家隔离,避免与其他人密切接触。家长护理时需注意手部卫生,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宝宝疱疹性咽峡炎期间需注意饮食清淡,可食用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稀粥、果泥等,避免过热或过酸的食物刺激口腔。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苹果、梨等,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过度包裹导致体温升高。若宝宝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拒食等症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