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苹果有助于防治便秘、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贫血、骨质疏松等疾病。苹果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C、钾及多酚类物质,可通过调节胃肠功能、抗氧化、改善代谢等机制发挥作用。
1、便秘苹果中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果胶成分可吸水膨胀软化粪便。苹果皮含不可溶性纤维较多,建议洗净后连皮食用。对于功能性便秘患者,每日摄入1-2个苹果配合足量饮水效果较好。需注意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应避免空腹食用。
2、心血管疾病苹果多酚可抑制低密度脂蛋白氧化,钾离子有助于调节血压。规律摄入苹果与降低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相关。建议高血压患者选择低糖品种如国光苹果,冠心病患者每日摄入量控制在200克以内。
3、糖尿病苹果的升糖指数为36,属于低升糖水果。果皮中的槲皮素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糖尿病患者可选择青苹果,每次摄入量约100克,在两餐之间食用。需监测血糖反应,合并肾病者应限制摄入。
4、贫血苹果含有的维生素C能促进非血红素铁吸收,适合与富含铁的食物同食。缺铁性贫血患者可将苹果与瘦肉、动物肝脏搭配食用。但苹果本身铁含量较低,不能替代铁剂治疗。
5、骨质疏松苹果中的硼元素参与钙代谢,表皮含有的根皮苷可能抑制骨吸收。绝经后女性每日食用苹果可辅助维持骨密度。建议搭配乳制品食用,严重骨质疏松患者仍需规范抗骨质疏松治疗。
苹果需常温保存避免营养流失,胃肠敏感者建议蒸煮后食用。慢性肾病患者应注意控制摄入量以防血钾升高。虽然苹果营养丰富,但不能替代药物治疗,疾病发作期应及时就医。日常可将苹果与燕麦、坚果等搭配,制作成果蔬汁时避免过滤残渣以保留膳食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