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的预后效果通常较差,但具体与肿瘤分期、治疗时机及患者基础健康状况有关。早期肝癌通过手术切除可能获得较好效果,中晚期患者预后多不理想。肝癌预后主要受肿瘤大小、是否转移、肝功能储备等因素影响。
早期肝癌患者若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部分可获得长期生存。肿瘤直径小于3厘米、无血管侵犯且肝功能良好的患者,5年生存率相对较高。射频消融、肝移植等治疗方式对符合条件的早期患者也有一定效果。术后需定期复查甲胎蛋白和影像学检查,监测复发迹象。配合靶向药物、免疫治疗等综合手段可延缓病情进展。
中晚期肝癌患者预后较差,多数已失去手术机会。肿瘤侵犯门静脉或发生远处转移时,生存期明显缩短。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等姑息治疗可控制肿瘤生长速度,但难以根治。合并肝硬化、腹水或肝性脑病等并发症会进一步影响生存质量。疼痛管理、营养支持等对症处理对改善晚期患者生活质量较为重要。
肝癌高危人群应每6个月进行肝脏超声和甲胎蛋白筛查。慢性乙肝、丙肝患者需规范抗病毒治疗,肝硬化患者需定期胃镜监测食管静脉曲张。日常需严格戒酒,避免食用霉变食物,控制体重及代谢性疾病。出现不明原因消瘦、右上腹隐痛、皮肤巩膜黄染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