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鼻漏需要重视,可能提示颅底损伤或颅内感染风险。脑脊液鼻漏主要表现为鼻腔持续流出清亮液体,可能由外伤、手术并发症、颅内肿瘤或先天畸形等因素引起,需及时就医排查病因。
外伤是脑脊液鼻漏最常见原因,颅底骨折可能导致硬脑膜撕裂,脑脊液经鼻窦流入鼻腔。液体通常为无色透明、无黏性,低头时流量增加,可能伴有头痛或耳鸣。轻微外伤引起的漏液可能在一周内自愈,但持续超过一周需干预。医源性损伤多见于鼻内镜手术后,筛窦或蝶窦区域操作易造成颅底穿孔,术后出现单侧清水样分泌物应警惕。自发性脑脊液鼻漏与颅内压增高或颅底骨质缺损有关,常见于肥胖中年女性,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脑膜炎。
颅内感染是脑脊液鼻漏最严重并发症,细菌可经瘘口逆行进入蛛网膜下腔。患者可能出现高热、颈强直、意识障碍等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培养可检出病原体。长期漏液还可能导致低颅压综合征,引发体位性头痛、恶心呕吐。先天性颅底缺损多见于儿童,常合并其他畸形如脑膜脑膨出。罕见情况下,垂体瘤或脊索瘤侵蚀颅底骨质也可导致脑脊液漏,多伴随视力下降或内分泌紊乱。
出现脑脊液鼻漏应避免擤鼻、咳嗽等增加颅内压的动作,采取半卧位减少漏液。确诊需进行β-2转铁蛋白检测或CT脑池造影,治疗方式包括腰大池引流、内镜下瘘口修补或开颅手术。日常需保持鼻腔清洁,预防感冒,监测体温变化,出现头痛发热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