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献血可以初步筛查乙肝,但并非确诊手段。献血前会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检测,若结果为阳性,则提示可能感染乙肝病毒,需进一步检查确认。献血后若发现异常,血站会通知献血者进行详细诊断。
1、献血筛查乙肝的原理是通过检测血液中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HBsAg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感染乙肝病毒后,血液中会出现这种抗原。献血前的快速检测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乙肝病毒感染的风险。若检测结果为阳性,表明可能存在乙肝病毒感染,但并不能确诊,需进一步进行乙肝病毒DNA检测、肝功能检查等。
2、献血后若发现乙肝病毒感染,血站会通知献血者进行详细诊断。确诊乙肝需要结合多项检查结果,包括乙肝五项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以及肝功能检查。这些检查可以明确病毒复制情况、肝脏损伤程度以及是否需要治疗。
3、乙肝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病毒治疗、保肝治疗和免疫调节治疗。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拉米夫定等,可以抑制病毒复制,延缓病情进展。保肝药物如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等,有助于改善肝功能。免疫调节治疗如干扰素,可以增强机体对病毒的清除能力。
4、乙肝患者需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饮食上应避免高脂肪、高糖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鱼类等。生活习惯上应戒烟戒酒,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规律作息,定期复查肝功能及病毒载量。
献血是筛查乙肝的初步手段,但确诊需结合多项检查。若发现感染,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抗病毒、保肝等治疗,同时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定期复查,以控制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