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症的主要症状有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早醒、睡眠质量下降和日间功能障碍。失眠症是指尽管有适当的睡眠机会和环境,依然对睡眠时间和质量感到不满足,并且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
1、入睡困难:躺在床上超过30分钟仍无法入睡称为入睡困难。患者常伴有反复思考、焦虑或身体不适感。可能与心理压力、环境噪音、咖啡因摄入过量等因素有关。长期入睡困难可能导致慢性失眠,需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或药物干预改善。
2、睡眠维持障碍:表现为夜间频繁觉醒或觉醒后难以再次入睡。患者可能因疼痛、夜尿、呼吸不畅等问题中断睡眠,也可能无明显诱因。睡眠片段化会降低深睡眠比例,导致即使睡眠总时长足够仍感疲乏。
3、早醒:比预期时间提前1-2小时醒来且无法继续入睡,多见于抑郁症患者。早醒常伴随心境低落、食欲改变等情绪症状。褪黑素分泌节律紊乱、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过度激活可能是潜在机制。
4、睡眠质量下降:主观感觉睡眠浅、多梦或未得到充分休息。客观检查可能显示深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减少。这种情况常见于慢性疼痛、不宁腿综合征等躯体疾病,也可能与抗抑郁药物使用相关。
5、日间功能障碍:包括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情绪烦躁、工作效率下降等。长期失眠可能诱发高血压、糖尿病等躯体疾病,或加重焦虑抑郁等精神障碍。日间嗜睡程度可通过Epworth嗜睡量表评估。
改善失眠需建立规律作息,保持卧室黑暗安静,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午后限制咖啡因摄入,晚餐不宜过饱。可尝试冥想、渐进式肌肉放松等行为疗法。若症状持续超过3个月或伴随情绪问题,建议到精神心理科或睡眠专科就诊评估,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右佐匹克隆片、阿戈美拉汀片等处方药物,避免自行长期服用苯二氮卓类药物。白天适量运动有助于夜间睡眠,但睡前3小时应避免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