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尤昭玲主任医师
-
医院: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科室:
妇产科
- 尤昭玲教授应用时空观辨治卵泡发...
- 尤昭玲教授巧拟尤氏四花汤治疗胞...
- 尤昭玲教授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
- 尤昭玲教授辨治不孕症“病、证、...
- 尤昭玲教授对卵泡长速慢的临床探...
- 尤昭玲教授对卵巢低反应的认识及...
- 尤昭玲教授“观形察色”辨识卵巢...
- 浅析尤昭玲教授妇科临证巧用三七...
- ?家名中医传承室尤昭玲教授妇科...
- 由“天人相应”浅析尤昭玲教授的...
- 尤昭玲教授治疗肾虚型月经过少的...
- 尤昭玲教授调治IVF-ET所致...
- 尤昭玲教授巧用“食疗煲”ART...
- 尤昭玲教授对月经量少的认识和诊...
- 肥胖与女人
- 尤昭玲教授巧用“花药” 调治妇...
- 卵泡发育异常中医诊疗方案的构建...
- 试析血瘕与子宫内膜异位症
- 尤昭玲教授诊疗“卵”病的经验初...
- 尤昭玲教授学术思想浅析
- 尤昭玲教授治疗不孕症巧用基础体...
- 尤昭玲教授诊治“子宫切口假腔”...
- 中医药治疗IVF-ET早期自然...
- 国家名中医传承室尤昭玲教授妇科...
- 尤昭玲教授诊治“子宫切口假腔”...
- 控制性超促排卵前卵巢反应性预测...
- 尤昭玲教授妇科工作室食疗煲制作...
- 中医对卵巢TGF-β/Smad...
- 国家名中医传承室尤昭玲教授妇科...
- 尤昭玲教授辨治不孕症的临证思路...
- 尤昭玲教授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 尤昭玲教授治疗妇科血证临证经验
- 尤昭玲教授用“消法”治疗子宫肌...
- 尤昭玲教授临床诊疗排卵障碍性不...
- 尤昭玲教授治疗妇科血证的临床经...
- 尤昭玲教授治疗妇科血症经验总结
- 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中医药治疗进...
- 中医药改善超排卵周期卵子质量的...
- 金英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
- 尤昭玲教授对妇科血证临床诊治的...
- 尤昭玲细说女人体质的生理特征
- 尤昭玲细说女人养生十五字箴言
- 尤昭玲细说女人体质分九种
- 尤昭玲细说A型体质女人的调体养...
- 尤昭玲细说B型体质女人的调体养...
- 尤昭玲细说C型体质女人的调体养...
- 尤昭玲细说D型体质女人的调体养...
- 尤昭玲细说E型体质女人的调体养...
- 尤昭玲细说F型体质女人的调体养...
- 尤昭玲细说G型体质女人的调体养...
- 尤昭玲细说H型体质女人的调体养...
- 尤昭玲细说I型体质女人的调体养...
- 尤昭玲教授治疗卵巢早衰的体会
- 尤昭玲教授补肾健脾法治疗体外受...
- 尤昭玲教授治疗妇科血证临证经验
- 尤昭玲教授妇科工作室就诊须知!...
- 尤昭玲及其团队深圳坐诊受欢迎
- 尤昭玲教授论治不孕症特色
- 尤昭玲教授治闭经经验
- 尤昭玲教授中医治宫内膜异位症的...
- 尤昭玲教授临床安胎思路及用药经...
- 尤昭玲教授对女性生理的理解及其...
- 尤昭玲教授运用四草汤治疗崩漏之...
- 尤昭玲教授从心论治妇科病证特色
- 尤昭玲教授对体外授精一胚胎移植...
- 尤昭玲妇科学术交流会举行
- 尤昭玲教授妇科工作室的地点与坐...
- 探访当代女性患者的救星??名医...
- 都市妇女的保健 - 对女性生理...
- 国家名中医尤昭玲昨来深坐堂问诊
- “尤昭玲妇科工作室”正惠及深圳
- 尤昭玲教授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
- 关于基础体温
- 中药免煎颗粒与饮片哪一个效果更...
- 女性性功能障碍术
- 求子须知
- 尤昭玲教授的经验食疗方
- 常见妇科疾病饮食宜忌
- 中药煎服小常识
- 尤昭玲教授个人介绍
- 浅谈尤昭玲教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诊疗心得
- 作者:尤昭玲|发布时间:2011-04-14|浏览量:2952次
浅谈尤昭玲教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诊疗心得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7)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尤昭玲
王肖 尤昭玲
摘要:介绍尤昭玲教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诊疗经验,认为排卵障碍的主要病机在于肾虚,临床上以补肾为治疗大法。临床治疗时不忘健脾、宁心和疏肝。补中有通,动静结合,并结合辨病论治,每获良效。
关键词:尤昭玲;排卵障碍性不孕
尤昭玲教授为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妇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为全国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从医30余年,对于妇科疑难病症的诊治有独到见解,在临床上取得较好的疗效。笔者有幸随师学习,其高尚的医德和精良的医术,皆为楷模,使我受益终身。现将其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经验加以整理如下。
1.病因病机。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是妇女不孕症常见原因之一,在不孕症中约占25%~30%[1]。导师认为排卵障碍的主要病机在于肾虚,同时不忘脾、心、肝。肾一天癸一气血之间的平衡失调是引起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的主要因素[2]。祖国医学认为肾为生殖之本,肾藏精,主生殖,肾所藏之精为先天之精,是肾主生殖的物质基础,胞宫的功能主要是主月经和孕育。《素问?奇病论》谓“胞脉系于肾”,故肾与胞宫关系密切,肾精充足,肾气旺盛,为经间“的候”、“真机”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为“天癸至(排卵)”创造条件,肾之精血是女性正常生理活动的基础。因此,肾气虚衰,精血亏虚,可影响生殖功能,导致经血失调,孕育无能。肾虚常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先天禀赋不足,肾气欠盛,不能涵养胞宫;②后天房劳多产等耗损肾阴,导致阴精不足,天癸不充 。脾胃为后天气血生化之源,“精血同源”,在卵泡期血转化为精,供卵子生长发育所需;在排卵期,血资助精转化为肾气而触发排卵。现代研究表明,越接近排卵期就越需要卵泡液。如果血供不足或血循环障碍,颗粒细胞分泌量则下降,卵泡生长迟缓乃至停滞,不能排出受精[3]。所以要注重补益脾胃以化生气血。导师也十分重视心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的作用。导师认为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对心神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而情志因素在不孕中的作用已得到公认。情志的调节除了和肝主疏泄的功能有关外,还和心主神明的功能有关:二是心在不孕症的作用体现在和肾的关系上,也就是十分重视心肾不交的理论。心主神明,为君主之官,主一身血脉运行,统领五脏六腑功能正常以保证胞胎容受;《女科?受妊》“胞胎上系于心,而下系于命门”,“心主定神,肾主定精”,定魂魄,主血属君火,系胞宫脉络,相交于肾,故心神宁静,心肾相济胞宫才能固摄胎元,故应特别注重中医五脏中心在治疗不孕中的重要作用。肝主藏血,主疏泄,畅达气机,理血调经;若肝气不疏,情志不畅,以致冲任不能相资,肝郁克脾,脾伤不能通任脉而带、任、督脉失调,胎孕不受;瘀滞胞宫,寒热虚实均可导致冲任、胞宫、胞脉阻滞不通诱发不排卵。临床多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治疗,其中补肾为其治疗大法[5]。
2.方药特色。导师认为肾阴的逐渐滋长是排卵的物质基础,肾阴肾阳的消长转化失常是排卵功能障碍的病机关键所在。调补肾阴肾阳为治疗本病的基本法则,月经周期中以补肾通络(补肾阴为主)一健脾益气安胎一活血调经为立法公式。只有肾中真阴充实,阳气温煦,任通冲盛,才能正常排卵,经候如期。导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经验独到,集多年之临床经验,拟定了由生熟地黄、沙参、石斛、山药、莲肉、莲心、百合、菟丝子、桑椹子、覆盆子、紫石英、桔梗、月季花、甘草组成的促卵泡汤。导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主要是从肾论治,同时不忘脾、心、肝。方中生地甘、寒,入心、肝、肾、小肠经,能滋补肾阴;熟地甘、微温,归肝、肾经,能补血养阴,填精益髓;石斛甘、微寒,入肾经,有滋肾阴助孕之功;沙参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养阴清热,补肺启肾,补金生水;四药合用补肾调冲任,促进天癸旺盛,有助于卵泡发育成熟。桑葚子甘、酸,性微寒,入心、肝、肾经,能补益肝肾,滋阴养血;菟丝子辛、甘、微温,归肝、肾、脾经,补肾固精,温而不燥,补而不峻,正所谓“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覆盆子甘、酸、平,入肝肾经,补肝肾,助阳固精;三者联合使用能濡养精卵和胞宫,促进精卵及胞宫生长以助孕。山药甘、平,归脾、肺、肾经,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之功;莲肉甘、涩,平,归脾、肾、心经,能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山药和莲肉合用以补益后天脾胃生气血,且有助益肾涩精、养心安神之功。紫石英性甘、温,入心、肝经,能镇心,安神,降逆气,暖子宫;《本草纲目》认为,紫石英,手少阴足厥阴血分药也,上能镇心,重以去怯也;下能益肝,湿以去枯也;心主血,肝藏血,其性暖而补,故心神不安,肝血不足及女子血海虚寒不孕者宜之。与覆盆子两药联用能温肾阳,暖子宫。月季花甘、温,归肝、肾经,活血调经、解毒消肿;橘叶辛、苦、温,归肝、胆、胃经,能疏肝理气、散结止痛,两药合用能促卵泡排出,且没有伤卵动血。莲子心甘、涩、平,归脾、肾、心经,固精止带,益肾养心;百合甘、微寒,入心、肝经,润肺宁心安神。两药合用能宁心安神,且百合有补水生金之效。甘草调和诸药。纵观全方,既温养先天肾气以生精,又培补后天脾胃以生血,并佐以调和肝血、交通心肾之品,使肾气足,气血旺,肝气平,心肾交,胞宫充盈,血海满溢,阴阳调和,冲任得养而排卵成孕。
3.病案举例。吴某,女,31岁。2009年8月16日初诊,平素月经欠规律,4-5天/1-6个月,量少,色黯。结婚三年,夫妻性生活正常,未避孕未孕。2007年3月在外院检查示多囊卵巢综合征,曾多方求治,遍用中西医无效,几度欲放弃治疗,后经人介绍遂来我院找尤昭玲教授求治。孕0产0,爱人行精液检查正常。当时症见:形体瘦弱,面色萎黄,腰膝酸软,易疲劳,情志抑郁,乳房作胀,纳可,睡眠欠佳,二便正常,舌质蓝紫,苔薄白,脉细。西医诊断:原发性不孕,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诊断:不孕。中医辩证为:肾脾不足,气血两虚。给予生熟地黄、沙参、石斛、山药、莲肉、莲心、百合、菟丝子、桑椹子、覆盆子、紫石英、桔梗、月季花、甘草于排卵前期及排卵期促卵泡生长和排出。且于月经周期第7天起行B超监测排卵,每日或隔日1次至排卵日。若B超下见有成熟优势卵泡,同时子宫内膜增厚至0.8~1.2cm时则肌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行促排卵治疗及指导同房。并于经期活血通经,因势利导;排卵后期益气健脾安胎;同时配合耳穴及饮食治疗。患者坚持治疗半年后,于2010年4月25日复诊时诉感恶心欲呕,测尿HCG示:阳性。遂住院保胎治疗,于怀孕四十八天后B超检查见胎心搏动后告知息者出院回家、注意休息,安心养胎。
参考文献
[1] 罗丽兰.不孕与不育.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69-102.
[2] 叶根英.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46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0,43 (2):120.
[3] 丁志鸿,张雪萍,黄志雄,黄瑞英.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4):157-158.
[4] 秦小珑,乔玉丹.无排卵性不孕症中医药临床研究[J].江西中医药,2007,38(12):12.
[5] 高秀玲.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中医治疗新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0):2478-2479.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