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岭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导致的出血,属于急性脑血管病的一种,常见于高血压、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疾病。
1、病因:脑出血的主要病因包括高血压、动脉瘤、脑血管畸形、血液病等。高血压是最常见的病因,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脑内小动脉硬化,血管壁变薄,容易破裂出血。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则是血管结构异常,容易在血压波动时破裂。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症等也会增加出血风险。
2、症状:脑出血的典型症状包括突发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偏瘫等。头痛通常是首发症状,可能伴随恶心呕吐。意识障碍表现为嗜睡、昏迷等。偏瘫则是出血部位对侧肢体无力或瘫痪。
3、诊断:脑出血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CT和MRI。CT是首选检查方法,能够快速明确出血部位和范围。MRI则能提供更详细的血管和脑组织信息,有助于判断病因。
4、治疗:脑出血的治疗包括内科治疗和外科治疗。内科治疗主要是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预防并发症等。外科治疗则针对出血量大、病情危重的患者,如开颅血肿清除术、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等。
5、预后:脑出血的预后与出血部位、出血量、治疗及时性等因素有关。小量出血患者预后较好,大量出血或脑干出血患者预后较差。早期治疗和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预后。
脑出血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高盐高脂饮食,适量运动,保持情绪稳定,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服药,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