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固醇结石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调整饮食、药物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1、调整饮食胆固醇结石患者应减少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蛋黄等。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有助于促进胆汁排泄,可适量食用燕麦、糙米等粗粮。每日饮水量应达到2000毫升以上,帮助稀释胆汁浓度。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避免油炸食品。长期坚持低脂饮食可减缓结石增长。
2、药物治疗熊去氧胆酸胶囊能降低胆汁胆固醇饱和度,适用于直径小于1厘米的结石。鹅去氧胆酸片可促进结石溶解,但肝功能异常者慎用。匹维溴铵片能缓解胆绞痛症状,需配合其他治疗使用。药物治疗周期通常需要6-24个月,期间需定期复查超声。药物治疗期间可能出现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
3、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该技术通过体外产生的冲击波聚焦粉碎结石,适用于单发且直径2厘米以内的结石。术前需进行凝血功能检查,术后需配合药物促进碎石排出。治疗过程无需开刀,但可能需要多次治疗。常见并发症包括皮肤瘀斑、血尿等。碎石后需定期复查防止结石复发。
4、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通过十二指肠镜进行胆管取石,特别适合胆总管结石。术中可同时放置胆管支架改善胆汁引流。治疗前需禁食8小时,术后需监测淀粉酶水平。可能出现胰腺炎、出血等并发症。该技术能保留胆囊功能,但结石复发率较高。
5、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于反复发作的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是根治性治疗方法。手术创伤小,术后1-2天即可恢复饮食。术前需评估心肺功能,术后可能出现肩部放射性疼痛。长期随访显示该手术对消化功能影响较小。术后需注意避免暴饮暴食,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
胆固醇结石患者应建立规律作息,避免长时间空腹。每日保持适量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注意观察大便颜色变化,出现陶土样便应及时就医。术后患者需遵医嘱定期复查腹部超声,监测有无结石复发。保持心情愉悦有助于胆汁正常分泌,避免精神紧张诱发胆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