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可通过定期产检、控制体重、低盐饮食、适度运动和监测血压等方式预防。妊娠期高血压可能与遗传因素、营养不良、血管病变、内分泌失调、精神紧张等因素有关。
1、定期产检孕妇应按时进行产前检查,通过尿常规、血压测量等筛查妊娠期高血压风险。产检能早期发现血压异常,医生会根据情况调整监测频率。高危孕妇可能需要增加胎心监护、超声检查等项目。
2、控制体重孕期体重增长过快会加重心血管负担,建议每周称重并记录。体重指数超标者需在医生指导下制定增重计划,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合理的体重管理能降低血管内皮损伤风险。
3、低盐饮食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6克以内,减少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高钠食物。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补充钾元素,有助于钠盐代谢。饮食中可增加富含钙镁的乳制品、坚果等食物。
4、适度运动选择散步、孕妇瑜伽等低强度运动,每周锻炼3-5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运动时注意监测心率,避免憋气和剧烈动作。规律运动能改善血液循环和血管弹性。
5、监测血压家中自备电子血压计,每日固定时间测量并记录。发现收缩压超过140mmHg或舒张压超过90mmHg应及时就医。血压波动明显者需遵医嘱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妊娠期高血压预防需贯穿整个孕期,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避免长时间站立或静坐。保持心情愉悦,可通过冥想、音乐等方式缓解压力。出现头晕、视物模糊、上腹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限制咖啡因摄入,禁止吸烟饮酒。所有预防措施应在产科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擅自服用降压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