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凝血功能差主要表现为皮肤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关节血肿及伤口出血不止。凝血功能异常可能与维生素K缺乏、遗传性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肝脏疾病、药物影响等因素有关。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1、皮肤瘀斑轻微碰撞后出现大面积青紫瘀斑是常见表现,多见于四肢和躯干。血小板功能异常时,毛细血管脆性增加会导致皮下出血。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注意观察瘀斑是否扩大或新发。维生素K缺乏患儿可通过注射补充,遗传因素需基因检测确诊。
2、鼻出血无明显诱因反复鼻出血,单侧或双侧均可发生,止血时间超过15分钟需警惕。可能与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因子缺乏有关。出血时让孩子坐位前倾,捏住鼻翼压迫止血。血友病患儿需定期输注凝血因子制剂,如人凝血因子VIII。
3、牙龈出血刷牙或进食时牙龈自发性渗血,可能伴随口腔黏膜血疱。常见于血小板数量异常或血管性血友病。建议使用软毛牙刷,避免过硬食物。继发性凝血障碍需治疗原发病,如肝病患儿需补充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
4、关节血肿膝关节、踝关节等负重关节反复肿胀疼痛,提示深部组织出血。血友病患儿多见,可能因轻微外伤诱发。急性期需制动并冷敷,严重者需输注凝血酶原复合物。需与外伤性关节积血鉴别,通过凝血四项检查确诊。
5、伤口出血不止小伤口持续渗血数小时,或术后切口延迟愈合。常见于纤维蛋白原缺乏症等遗传病。紧急处理可采用局部压迫止血,必要时使用吸收性明胶海绵。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需排查抗凝药物影响,如华法林过量需用维生素K拮抗。
凝血功能异常患儿应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K的菠菜、西兰花等绿叶蔬菜。避免剧烈对抗性运动,定期监测凝血指标。家长需学会基本止血方法,随身携带疾病警示卡。遗传性凝血障碍需建立长期随访计划,按医嘱进行预防性治疗。出现头痛、呕吐等颅内出血征兆时须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