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岗市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阵发性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表现为心房快速而不规则地跳动,通常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可自行终止。治疗包括药物控制、电复律和导管消融,原因多与心脏结构异常、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因素有关。
1、阵发性房颤的常见原因包括心脏结构异常,如心房扩大或心肌病,这些情况可能导致心房电活动紊乱。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也会增加房颤的风险,因为这些疾病可能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甲状腺功能亢进是另一个常见原因,甲状腺激素水平过高会加速心率,导致心房颤动。饮酒过量、咖啡因摄入过多、精神压力大等生活方式因素也可能诱发阵发性房颤。
2、药物治疗是阵发性房颤的首选方法,常用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钙通道阻滞剂如地尔硫卓和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控制心率,减少房颤发作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对于药物控制不佳的患者,电复律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电击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导管消融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射频能量破坏导致房颤的异常电活动区域,适用于反复发作且药物无效的患者。
3、生活方式调整对预防阵发性房颤至关重要。减少酒精和咖啡因的摄入,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有助于降低房颤发作的风险。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如低盐、低脂饮食,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有助于控制血压和体重,从而减少心脏负担。定期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可以增强心脏功能,改善心血管健康。
阵发性房颤虽然可能自行终止,但长期反复发作可能导致心力衰竭、中风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及时就医、规范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是管理阵发性房颤的关键。通过药物、手术和健康生活方式的综合干预,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