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震荡的症状主要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短暂意识丧失、记忆力减退等,可通过卧床休息、药物治疗、心理疏导等方式治疗。脑震荡通常由头部外伤、运动损伤、交通事故等因素引起。
1、头痛头痛是脑震荡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头部持续性钝痛或胀痛,可能伴随头部压迫感。头痛可能与脑组织轻微损伤、颅内压力变化等因素有关。患者应保持安静环境,避免强光噪音刺激。医生可能建议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缓解疼痛,但须严格遵医嘱。
2、头晕头晕表现为站立或行走时平衡感丧失,可能伴随视物旋转。这种情况常与前庭系统功能暂时紊乱有关。患者应避免突然改变体位,起床时动作需缓慢。严重时可使用盐酸倍他司汀片等药物改善微循环,但需在神经科医生指导下使用。
3、恶心呕吐约半数脑震荡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多发生在受伤后数小时内。这与脑干网状结构受到刺激有关。患者应保持侧卧位防止误吸,可少量多次饮用温水。医生可能开具甲氧氯普胺片等止吐药物,但不可自行服用。
4、短暂意识丧失部分患者在受伤时会经历数秒至数分钟的意识丧失,清醒后对受伤经过记忆模糊。这种情况反映大脑皮层功能暂时抑制。即使意识恢复,也需立即就医检查,排除颅内出血等严重损伤。
5、记忆力减退脑震荡后可能出现逆行性遗忘记不清受伤经过或顺行性遗忘受伤后记忆困难。这与海马体等记忆相关区域暂时功能障碍有关。通常2-3周内逐渐恢复,期间可进行认知训练,严重者需神经心理评估。
脑震荡恢复期应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剧烈运动和脑力劳动。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B族。2周内避免驾驶车辆或操作精密仪器。若症状持续超过1个月或出现嗜睡、抽搐等新症状,需立即复诊。家属应密切观察患者精神状态变化,创造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