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磊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肛肠科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主要是由于导尿管插入和使用过程中细菌侵入尿道和膀胱引起的。预防和治疗的关键在于严格的无菌操作、定期更换导尿管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
1、感染原因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 细菌侵入:导尿管插入时,细菌可能通过尿道进入膀胱,尤其是操作不规范或无菌条件不达标时。
- 导尿管留置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越长,感染风险越高,细菌容易在导尿管表面形成生物膜。
- 患者自身因素:免疫力低下、糖尿病、老年患者等群体更容易发生感染。
- 导尿管材质:部分导尿管材质可能增加细菌附着和繁殖的风险。
2、预防措施
预防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 无菌操作:插入导尿管时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减少细菌侵入的机会。
- 缩短留置时间:尽量减少导尿管留置时间,避免不必要的长期使用。
- 定期更换:根据导尿管类型和患者情况,定期更换导尿管和集尿袋。
- 个人卫生:保持尿道口清洁,定期清洗和消毒。
3、治疗方法
一旦发生感染,需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 抗生素治疗: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如头孢类、喹诺酮类等。
- 导尿管更换:感染严重时需更换导尿管,避免细菌生物膜持续存在。
- 支持治疗:多饮水,促进排尿,帮助冲洗尿道和膀胱。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医源性感染,但通过规范操作和科学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患者和医护人员应共同重视,减少感染风险,保障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