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损伤可能会导致癫痫。脑损伤后癫痫发作与损伤部位、程度等因素有关,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反复发作。
脑外伤后癫痫可分为早期发作和晚期发作两种类型。早期发作多出现在伤后24小时内,与脑组织急性损伤、出血、水肿等刺激有关。这类发作通常表现为短暂意识丧失、肢体抽搐等症状,随着原发损伤的改善可能逐渐消失。晚期发作多发生在伤后数月甚至数年,与脑组织瘢痕形成、神经胶质增生等慢性病理改变相关,这类癫痫更容易发展为反复发作。
并非所有脑损伤都会导致癫痫。轻度脑震荡患者发生癫痫的概率较低,而开放性颅脑损伤、颅内血肿、脑挫裂伤等严重损伤患者风险相对较高。损伤部位也影响发作概率,颞叶、额叶等区域损伤更易诱发癫痫。部分患者可能仅出现单次发作,不会发展为慢性癫痫。
脑损伤患者出现癫痫发作应及时就医检查,通过脑电图、头颅CT或核磁共振等明确诊断。确诊后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抗癫痫药物,如丙戊酸钠缓释片、左乙拉西坦片、奥卡西平片等。日常生活中应避免熬夜、饮酒等诱发因素,保持规律作息。家属需学习癫痫发作时的急救措施,如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舌咬伤等,发作频繁或持续时间较长时需立即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