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病人术后护理需重点关注胃肠减压、饮食调整、活动促进、伤口护理及并发症监测。术后护理不当可能影响恢复效果,需严格遵医嘱执行。
术后早期需保持胃肠减压通畅,避免胃内容物潴留加重腹胀。持续负压吸引期间每2小时检查管道是否折叠或堵塞,记录引流液颜色和量。若引流液呈血性或突然减少需立即通知医生。胃肠减压通常维持48-72小时,待肠鸣音恢复后逐步夹闭管道观察。饮食恢复应遵循从流质到半流质再到普食的渐进原则,初始可饮用少量温开水,无呕吐后再给予米汤、藕粉等清流质。术后3-5天尝试稀粥、烂面条等半流质食物,避免牛奶、豆浆等产气食物。每日分6-8次少量进食,每次不超过200毫升。早期床上活动对预防肠粘连至关重要,麻醉清醒后即可进行踝泵运动,术后6小时协助翻身,24小时后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床旁站立。伤口护理需保持敷料干燥清洁,术后3天内每日换药,观察有无渗血渗液。使用腹带保护切口但不宜过紧,咳嗽时用手护住腹部减轻张力。并发症监测包括观察体温变化、排便排气情况、腹痛程度及腹部体征,警惕吻合口瘘、腹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术后7-10天可能出现粘连性肠梗阻复发,表现为再次腹痛腹胀,需及时就医处理。
出院后应继续软食2-4周,逐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但避免粗硬食物。每日保持适量步行活动,3个月内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腹部超声评估肠道功能,出现持续腹胀、呕吐或停止排便需立即返院。建立规律的进食和排便时间,保持每日饮水量在1500毫升以上,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调节肠道功能。注意心理疏导缓解术后焦虑情绪,家属应协助记录每日症状变化和体重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