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主要由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引起,可通过控制血糖、伤口护理、药物治疗、血管介入和截肢手术等方式治疗。糖尿病足通常表现为足部溃疡、感染、坏疽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1、血糖控制长期高血糖是糖尿病足的核心病因,持续血糖升高会损伤周围神经和血管。患者需定期监测血糖,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等。同时需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保持规律运动。
2、伤口护理糖尿病足溃疡需专业清创和换药,避免感染扩散。护理时需使用无菌敷料如银离子敷料、水胶体敷料等,保持创面清洁干燥。患者应每日检查足部,避免赤足行走,选择宽松透气的鞋袜,防止摩擦和压迫。
3、药物治疗合并感染时需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片、左氧氟沙星片等。神经疼痛可选用普瑞巴林胶囊、加巴喷丁胶囊等药物。改善微循环可使用贝前列素钠片、西洛他唑片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血管介入下肢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时,需进行血管造影评估,必要时行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术。这类治疗能恢复血流,避免组织坏死,但术后仍需长期抗凝治疗如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等。
5、截肢手术当足部出现不可逆坏疽或感染危及生命时,需手术切除坏死组织。截肢范围根据缺血平面决定,术后需康复训练和假肢适配。手术是最后选择,强调早期干预以避免发展到此阶段。
糖尿病足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每日检查足部皮肤,避免外伤。选择圆头宽松的鞋子,保持足部清洁干燥。出现伤口应及时就医,禁止自行处理。定期进行下肢血管和神经检查,戒烟限酒,适度运动改善血液循环。饮食以低糖高纤维为主,控制体重,监测血压血脂等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