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根尖周炎是否需要拔牙需根据牙齿破坏程度决定,多数情况下可通过根管治疗保留患牙,仅当牙体严重缺损或根尖病变无法控制时才考虑拔除。慢性根尖周炎是牙髓感染扩散至根尖周组织引发的慢性炎症,主要与龋齿未及时治疗、牙外伤或治疗不当等因素有关。
对于牙体结构完整、根尖病变范围较小的患牙,首选根管治疗。通过清除感染牙髓、严密充填根管及药物消毒,多数患牙可保留并恢复功能。治疗期间可能需配合使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控制感染,或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根管治疗后建议定期复查X线,观察根尖病变愈合情况。
若患牙存在大面积龋坏、根折、根管严重钙化或根尖囊肿直径超过5毫米等情况,保留治疗成功率较低时,则需拔牙。拔牙后3个月需评估骨缺损情况,可选择种植修复或固定桥修复。拔牙前需通过锥形束CT评估病变范围,急性炎症期需先控制感染再行手术。
日常应避免用患牙咀嚼硬物,使用含氟牙膏维护口腔卫生,每半年进行专业洁牙。出现牙龈脓包或咬合痛加重时需及时复诊,延误治疗可能导致颌骨骨髓炎等并发症。无论选择保守治疗或拔牙,均需由口腔医生综合评估后制定个体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