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胰腺炎的治疗主要有调整饮食、戒酒、胰酶替代治疗、控制疼痛、手术治疗等方式。慢性胰腺炎通常由长期酗酒、胆道疾病、遗传因素、高脂血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原因引起,表现为反复腹痛、脂肪泻、体重下降等症状。
1、调整饮食慢性胰腺炎患者需采用低脂高蛋白饮食,每日脂肪摄入量控制在20-30克。可少量多餐,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鱼肉、鸡胸肉、豆腐等。避免油炸食品、肥肉、奶油等高脂食物,减少对胰腺的刺激。同时需补充脂溶性维生素,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AD软胶囊、维生素E软胶囊等制剂。
2、戒酒酒精是导致慢性胰腺炎进展的重要因素,患者必须严格戒酒。长期饮酒会加重胰腺纤维化,导致胰管狭窄和胰液排出障碍。戒酒可延缓疾病进展,改善腹痛症状。对于酒精依赖者,建议在专业机构进行戒断治疗,必要时使用戒酒硫片等药物辅助。
3、胰酶替代治疗胰酶肠溶胶囊、复方胰酶片等胰酶制剂可帮助消化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这类药物需在餐中服用,剂量根据脂肪泻程度调整。使用胰酶替代治疗时需配合抑酸药物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以提高胰酶活性。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营养状况和体重变化。
4、控制疼痛慢性胰腺炎疼痛可能与胰管高压、神经炎症等有关。轻度疼痛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中重度疼痛可选用曲马多缓释片。顽固性疼痛需考虑内镜治疗如胰管支架置入术,或在疼痛科指导下进行腹腔神经丛阻滞。避免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以防加重胃肠黏膜损伤。
5、手术治疗对于合并胰管狭窄、胰腺假性囊肿或怀疑癌变的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常用术式包括胰管空肠吻合术、胰腺部分切除术等。术后需密切监测血糖,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糖尿病,需使用胰岛素注射液控制血糖。手术适应证需由肝胆胰外科医生评估决定。
慢性胰腺炎患者需长期随访,定期检查胰腺功能和结构变化。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暴饮暴食。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增强体质。若出现持续腹痛加重、呕吐、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注意监测血糖水平,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