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存在潜伏期,通常为2-10年,具体时间受病毒载量、免疫状态、基因差异、合并感染、抗病毒治疗等因素影响。
艾滋病潜伏期指从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到出现典型临床症状的时间。此阶段病毒在体内持续复制但未引发明显免疫缺陷,患者可能无特殊不适,但血液检测可发现HIV抗体阳性。潜伏期长短与病毒亚型有关,HIV-1型进展较快,HIV-2型相对缓慢。免疫系统较强健者可能维持更长时间无症状状态,而合并结核、疟疾等感染会加速病程进展。
约5%-10%的感染者属于快速进展者,潜伏期短于2年,多与病毒毒力强或遗传易感性相关。极少数长期不进展者可能维持15年以上无症状,这类人群通常携带特定基因突变。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最终均会进入艾滋病期,表现为持续发热、体重下降、机会性感染等典型症状。
建议高危人群定期进行HIV筛查,确诊后尽早启动抗病毒治疗。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免疫功能。避免生食、未消毒乳制品等可能含有病原体的食物,减少感染风险。出现持续淋巴结肿大、反复口腔溃疡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