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血栓可通过压力治疗、药物干预、活动调整、定期监测等方式护理。下肢静脉血栓通常由血流缓慢、血管损伤、血液高凝状态、长期卧床等原因引起。
1、压力治疗:穿戴医用弹力袜可促进静脉回流,建议选择压力等级为20-30毫米汞柱的膝下型弹力袜,每日晨起前穿戴,睡前脱下。
2、药物干预:抗凝药物可预防血栓扩展,常用药物包括利伐沙班片、达比加群酯胶囊、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须严格遵医嘱使用并监测凝血功能。
3、活动调整:避免久坐久站,每小时活动下肢5分钟,卧床时抬高患肢20-30厘米,可进行踝泵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4、定期监测:观察患肢肿胀程度、皮温及颜色变化,定期复查血管超声,如出现胸痛、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排除肺栓塞。
护理期间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量,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饮食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预防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