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感染的症状因病毒类型和感染部位不同而异,常见的表现包括发热、乏力、咳嗽、咽痛等。治疗以对症处理和抗病毒为主,必要时需就医。
1、呼吸道感染:流感病毒、冠状病毒等主要影响呼吸道,症状包括发热常持续3-5天、干咳或咳痰、鼻塞、流涕、咽痛,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胸闷或呼吸困难。治疗以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止咳化痰药物如氨溴索、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为主,同时多饮水、保持呼吸道湿润。
2、消化道感染: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常引起胃肠道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可能伴有发热。治疗需补充电解质如口服补液盐,避免脱水,可使用止泻药物如蒙脱石散和益生菌,饮食上以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食物为主。
3、皮肤黏膜感染: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可引起皮肤皮疹、水疱,伴有瘙痒或疼痛。治疗以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为主,局部可涂抹抗病毒药膏如喷昔洛韦乳膏,避免抓挠,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4、神经系统感染:乙脑病毒、狂犬病毒等可能侵犯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肢体抽搐等。这类感染较为严重,需立即就医,治疗包括抗病毒药物、脱水降颅压、营养神经等综合措施。
5、全身性感染:登革热病毒、埃博拉病毒等可引起全身症状,如高热、全身肌肉酸痛、出血倾向等。这类感染较为凶险,需及时住院治疗,采取抗病毒、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措施。
病毒感染多为自限性疾病,轻症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居家治疗,注意休息、补充营养、增强免疫力。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高热不退、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需立即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