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可能出现后背疼痛症状,常见于骨质破坏或病理性骨折阶段。疼痛通常由溶骨性病变、椎体压缩、神经压迫或高钙血症等因素引起。
1. 溶骨性病变肿瘤细胞激活破骨细胞导致骨质溶解,多发于脊柱和骨盆,表现为持续性钝痛或夜间加重,可遵医嘱使用帕米膦酸二钠、唑来膦酸等双膦酸盐类药物。
2. 椎体压缩脊椎病理性骨折引发突发性剧痛,伴随身高缩短或脊柱畸形,需通过椎体成形术或放疗缓解,疼痛急性期可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控制。
3. 神经压迫肿瘤浸润或骨折碎片压迫脊髓神经根,产生放射性疼痛伴肢体麻木,需紧急行减压手术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液减轻神经水肿。
4. 高钙血症骨质破坏释放大量钙离子引发全身疼痛伴多尿口渴,需静脉输注生理盐水和呋塞米促进钙排泄,必要时使用降钙素鼻喷剂。
建议患者卧床时保持脊柱轴线翻身,疼痛缓解期可进行水中康复训练,日常需监测血钙水平并避免负重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