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通常出现在12-25岁之间,与月经初潮年龄和激素水平变化密切相关。
痛经多见于青春期女性,月经初潮后的1-3年内发生率较高。这个阶段卵巢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前列腺素分泌可能失衡,导致子宫收缩异常引发疼痛。随着生殖系统发育完善,部分女性的痛经症状会逐渐减轻。20-25岁是另一个痛经高发期,可能与学习工作压力增大、作息紊乱等因素有关。生育后的女性由于宫颈扩张和激素调节,痛经症状往往有所缓解。但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女性可能持续存在痛经问题直至围绝经期。
建议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经期避免生冷刺激食物。若疼痛影响日常生活或伴随异常出血,应及时就医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器质性疾病。记录月经周期和症状变化有助于医生判断痛经类型并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