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中心医院
全科
现场心肺复苏术可通过胸外按压、人工呼吸、开放气道、持续监测、及时除颤等方式实施。心肺骤停通常由心脏疾病、窒息、严重外伤、药物过量、电解质紊乱等原因引起。
1、胸外按压:将患者平放在硬质平面上,施救者双手交叉,掌根置于胸骨中下1/3处,以每分钟100-120次的频率按压,深度为5-6厘米。按压时应保持手臂伸直,利用上半身力量进行。胸外按压能够维持血液循环,为重要器官提供氧气和养分。
2、人工呼吸:在开放气道后,施救者捏住患者鼻孔,用口包住患者口部,进行两次人工呼吸,每次吹气时间约1秒,观察胸廓起伏。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的比例为2:30。人工呼吸能够为患者提供氧气,维持生命体征。
3、开放气道:将患者头部后仰,抬起下颌,清除口腔内异物,确保气道畅通。可采用仰头抬颏法或推举下颌法。开放气道是进行人工呼吸的前提,能够保证氧气顺利进入肺部。
4、持续监测:在实施心肺复苏过程中,需持续观察患者面色、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变化。每5个循环约2分钟应重新评估患者状态,必要时调整急救措施。持续监测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提高抢救成功率。
5、及时除颤:如现场有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应尽快使用。按照设备语音提示,将电极片正确粘贴在患者胸部,分析心律后根据指示进行电击。及时除颤能够恢复心脏正常节律,提高复苏成功率。
心肺复苏过程中,施救者应保持冷静,按照标准流程操作,同时注意自身安全。急救时应避免过度用力,防止造成二次伤害。复苏后需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必要时进行进一步医疗干预。定期进行心肺复苏培训,掌握正确急救技能,能够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