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常见症状主要有咳嗽、咳痰、发热、盗汗、体重下降。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典型症状多表现为长期低热、乏力及呼吸道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咯血或胸痛。
1、咳嗽持续性咳嗽超过两周是肺结核最典型的早期表现。初期多为干咳,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黄绿色脓痰,支气管内膜受累时咳嗽加剧。咳嗽症状在晨起时尤为明显,夜间平卧也可能诱发阵发性呛咳。当合并支气管扩张时,痰量可能显著增加。
2、咳痰约半数患者会出现黏液脓性痰,痰中可能带有血丝。病变累及肺血管时可出现咯血,从痰中带血到大量咯血均有可能发生。痰液静置后可能出现分层现象,上层为泡沫,中层为混浊黏液,下层为脓性沉淀物。痰结核菌检查是确诊的重要依据。
3、发热午后低热是肺结核的特征性表现,体温多在37.5-38.5℃之间波动,可伴有面部潮红。发热常持续数周以上,使用普通退热药效果不佳。重症患者可能出现高热,合并其他感染时体温可超过39℃。部分老年或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无明显发热。
4、盗汗夜间睡眠中大量出汗是结核中毒症状的典型表现,汗液浸湿衣物甚至被褥,多与发热症状伴随出现。盗汗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在疾病活动期尤为明显。这种症状在抗结核治疗有效后会逐渐减轻,可作为疗效观察的指标之一。
5、体重下降进行性体重减轻是结核病消耗性特征的体现,患者可能在数月内体重下降超过原体重的10%。这与结核杆菌毒素引起的代谢亢进、食欲减退及消化吸收功能障碍有关。儿童患者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女性可能出现月经紊乱或闭经。
肺结核患者应保证充足营养摄入,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达到每公斤体重1.2-1.5克,优先选择鸡蛋、鱼肉、豆制品等优质蛋白。适当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D和锌有助于黏膜修复。保持居室通风良好,咳嗽时注意掩住口鼻,痰液需消毒处理。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但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过度疲劳。严格遵医嘱完成6-8个月的规范抗结核治疗,不可自行停药。密切接触者应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筛查,儿童需接种卡介苗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