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血管外科
急性阑尾炎的治疗包括手术切除阑尾和抗生素治疗,其发病机制主要与阑尾管腔阻塞、细菌感染和血液循环障碍有关。阑尾管腔阻塞可由粪石、淋巴组织增生或异物引起,导致腔内压力升高,细菌繁殖并引发炎症。血液循环障碍则进一步加重组织缺血和坏死。
1、阑尾管腔阻塞是急性阑尾炎的主要诱因。粪石是最常见的阻塞物,由粪便硬化形成,堵塞阑尾开口。淋巴组织增生多见于青少年,因免疫反应活跃导致阑尾壁增厚。异物如食物残渣或寄生虫也可能阻塞管腔。这些因素使阑尾内压力升高,黏膜分泌液无法排出,细菌繁殖并引发炎症。
2、细菌感染是急性阑尾炎的直接原因。阑尾管腔阻塞后,腔内环境适合细菌生长,常见致病菌包括大肠杆菌、链球菌和厌氧菌。细菌侵入阑尾壁,引发局部炎症反应,导致组织水肿和充血。感染进一步扩散可能引起阑尾周围脓肿或腹膜炎。
3、血液循环障碍加重了急性阑尾炎的病理过程。阑尾壁水肿和炎症导致血管受压,血流减少,组织缺血。缺血使阑尾壁坏死,甚至穿孔,感染扩散至腹腔。血液循环障碍还影响免疫细胞和抗生素的输送,降低治疗效果。
4、急性阑尾炎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常见方法包括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适合大多数患者。开腹手术适用于复杂病例,如阑尾穿孔或脓肿形成。抗生素治疗用于控制感染,常用药物有头孢类、甲硝唑和青霉素类。
5、预防急性阑尾炎的关键在于保持肠道健康。饮食应富含纤维,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促进肠道蠕动,减少粪石形成。避免暴饮暴食和食用不易消化的食物,如油炸食品和辛辣食物。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阑尾异常,及时干预。
急性阑尾炎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管腔阻塞、细菌感染和血液循环障碍,及时手术和抗生素治疗是主要手段,预防措施包括健康饮食和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和治疗可有效避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