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抑郁可通过心理治疗、家庭支持、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干预。抑郁通常由学业压力、家庭矛盾、神经递质失衡、创伤事件等原因引起。
1、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帮助识别负面思维模式,人际关系疗法改善社交功能。家长需定期陪同孩子参与治疗,建立稳定的医患关系。
2、家庭支持父母应避免指责性语言,保持每天15分钟以上专注倾听。家庭治疗可改善沟通模式,建议家长参加亲子心理课程。
3、药物治疗重度抑郁需遵医嘱使用氟西汀、舍曲林、艾司西酞普兰等SSRI类药物。家长需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定期复诊调整剂量。
4、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每天接触自然光1小时以上。家长可协助制定日程表,避免孩子昼夜颠倒或过度沉迷网络。
出现自伤倾向或持续两周以上功能受损时需立即就医,日常注意提供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和维生素B族的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