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直肠癌可通过内镜下切除、局部切除术、根治性手术切除、辅助放化疗等方式治疗。早期直肠癌通常由腺瘤性息肉恶变、遗传因素、慢性炎症刺激、不良饮食习惯等原因引起。
1、内镜下切除适用于黏膜内癌,通过结肠镜进行黏膜切除术或黏膜下剥离术,创伤小且保留肛门功能。术后需定期复查肠镜。
2、局部切除术适用于T1期肿瘤,经肛门或骶尾部入路切除肿瘤及周围组织。术后可能出现排便功能异常,需进行肛门功能锻炼。
3、根治性手术适用于T2期以上肿瘤,需切除肿瘤所在肠段及区域淋巴结。根据肿瘤位置可选择低位前切除术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4、辅助治疗中高危患者术后需配合放化疗,常用药物包括卡培他滨、奥沙利铂、氟尿嘧啶等。放疗可降低局部复发概率。
确诊早期直肠癌后应尽早就医,根据肿瘤分期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术后保持低脂高纤维饮食,定期进行肠镜和肿瘤标志物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