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腹泻可能由化疗副作用、肠道感染、肿瘤压迫或免疫治疗反应引起,需警惕电解质紊乱和营养不良风险。
1、化疗副作用化疗药物如伊立替康会损伤肠黏膜,导致分泌性腹泻。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洛哌丁胺或益生菌调节,同时监测水电解质平衡。
2、肠道感染免疫力低下易继发艰难梭菌感染,表现为水样便伴发热。需粪便检测后使用万古霉素、甲硝唑等抗生素,必要时静脉补液。
3、肿瘤压迫腹腔肿瘤压迫肠管可能引发不完全梗阻性腹泻,伴随腹胀绞痛。需影像学评估后考虑支架置入或姑息性手术缓解症状。
4、免疫治疗PD-1抑制剂可能诱发自身免疫性肠炎,出现黏液血便。需暂停免疫治疗并使用泼尼松等免疫抑制剂控制炎症反应。
建议记录排便频率和性状,选择低渣饮食补充电解质,若每日腹泻超过5次或出现血便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