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手术适应症主要包括出血量超过30毫升、脑干出血、小脑出血伴脑积水、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药物保守治疗无效等情况。
1、出血量超过30毫升幕上出血量超过30毫升或幕下出血量超过10毫升时,血肿占位效应明显,可能导致颅内压急剧升高或脑疝形成。此时需通过开颅血肿清除术或微创穿刺引流术解除压迫,手术时机建议在出血后6至24小时内进行。术前需评估患者凝血功能及全身状况,术后需密切监测颅内压变化。
2、脑干出血脑干出血虽体积较小但位置关键,当出血量超过5毫升或出现呼吸循环障碍时,需考虑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手术可减轻对延髓呼吸中枢的压迫,但需配合呼吸机支持治疗。术后可能遗留吞咽功能障碍,需早期进行康复训练。
3、小脑出血伴脑积水小脑出血直径超过3厘米或压迫第四脑室引发梗阻性脑积水时,需紧急行后颅窝减压术联合脑室外引流。手术可防止枕骨大孔疝形成,术后需持续监测脑脊液循环情况,必要时行脑室腹腔分流术。
4、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持续下降超过2分,提示可能存在活动性出血或脑疝前期表现。此时需急诊行去骨瓣减压术,骨窗直径应不小于12厘米以充分降低颅内压。术后需预防脑组织膨出及切口脑脊液漏。
5、药物保守治疗无效经24-48小时强化降压、脱水降颅压治疗后,血肿体积仍增大或中线移位超过1厘米者,需考虑手术干预。可选择神经内镜辅助血肿清除术,该术式具有视野清晰、止血彻底的优点,但需术者具备丰富内镜操作经验。
脑出血术后患者需严格卧床休息,头部抬高15-30度以促进静脉回流。饮食应选择低盐低脂易消化食物,避免用力排便导致颅内压波动。康复期需循序渐进进行肢体功能锻炼,言语障碍者应早期介入语言训练。定期复查头颅CT观察血肿吸收情况,术后3个月内避免剧烈活动,控制血压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若出现头痛加剧、意识改变等异常情况需立即返院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