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亢进可能由格雷夫斯病、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自主高功能腺瘤、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瘤、碘摄入过量等原因引起。
1、格雷夫斯病格雷夫斯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体内产生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刺激甲状腺过度分泌甲状腺激素。患者可能出现心悸、多汗、体重下降等症状。治疗包括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放射性碘治疗或甲状腺切除术。日常需避免高碘食物,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
2、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多见于长期缺碘地区的中老年人,甲状腺组织增生形成多个功能自主性结节。临床表现包括颈部肿大、心律失常等。治疗可采用抗甲状腺药物控制症状后行放射性碘治疗,严重者需手术切除部分甲状腺。患者应限制海带紫菜等高碘食物摄入。
3、甲状腺自主高功能腺瘤甲状腺自主高功能腺瘤是甲状腺内单个结节自主分泌过量甲状腺激素。患者可能出现局部肿块压迫症状。确诊后通常建议手术切除或放射性碘治疗,小腺瘤可先用丙硫氧嘧啶等药物控制。术后需终身随访甲状腺功能,防止复发或甲状腺功能减退。
4、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瘤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瘤是垂体前叶肿瘤异常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刺激甲状腺增生。典型表现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伴血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治疗以经蝶窦垂体瘤切除术为主,术后可能需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患者需定期复查垂体磁共振和激素水平。
5、碘摄入过量长期大量摄入含碘药物或造影剂可能导致碘诱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常见于原有甲状腺疾病患者。临床表现为一过性甲亢症状。治疗以停用碘剂为主,严重者可短期使用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日常需避免海产品、含碘维生素等,使用含碘药物前应评估甲状腺功能。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饮食需保证足够热量,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限制咖啡因和酒精。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出现心悸加重、高热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注意预防骨质疏松和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女性患者孕前需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