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及粪口传播。疱疹性咽峡炎由肠道病毒引起,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口腔疱疹或溃疡。
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染性在发病初期最强,患儿的口鼻分泌物、粪便中均可能携带病毒。病毒可通过咳嗽、打喷嚏产生的飞沫传播给他人,或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玩具、餐具等物品间接传播。幼儿园、托儿所等儿童密集场所容易发生聚集性感染。患儿应居家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避免与其他儿童密切接触。
少数情况下,免疫功能低下的儿童或成人接触病毒后可能成为隐性感染者,虽不出现明显症状但仍具有传染性。孕妇若感染肠道病毒可能通过胎盘或分娩过程传染给新生儿。早产儿、先天性免疫缺陷患儿感染后可能出现重症,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预防疱疹性咽峡炎需注意手卫生,教导儿童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患儿使用过的餐具、玩具应煮沸消毒,衣物需阳光暴晒。流行季节避免带儿童去人群密集场所,保持室内通风。目前尚无针对肠道病毒的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可遵医嘱使用口腔喷雾缓解疼痛,发热时采用物理降温。若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