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有卵泡通常是正常生理现象,可能与月经周期、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黄体功能不全、卵巢肿瘤等原因有关。卵泡是卵巢内储存卵子的结构,在生育期女性中周期性发育。
1、月经周期育龄期女性每月会有多个卵泡同时发育,通常仅1个优势卵泡成熟排卵。卵泡在月经周期中经历募集、选择、优势化等阶段,通过超声检查可见直径2-9毫米的窦卵泡。这种情况无须特殊处理,定期观察即可。
2、多囊卵巢综合征该病表现为卵巢多囊样改变,单侧卵巢可见12个以上直径2-9毫米的卵泡。可能与胰岛素抵抗、高雄激素血症等因素有关,常伴随月经稀发、痤疮等症状。治疗可选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调节激素,配合二甲双胍改善代谢。
3、卵巢早衰40岁前出现卵泡耗竭或功能障碍,超声可见卵巢体积缩小伴少量窦卵泡。与染色体异常、自身免疫疾病等因素相关,表现为闭经、潮热等。可遵医嘱使用戊酸雌二醇片补充激素,联合坤泰胶囊改善卵巢功能。
4、黄体功能不全排卵后卵泡未能充分黄素化,超声显示黄体期卵泡持续存在。可能与促黄体生成素分泌不足有关,易导致不孕或早期流产。治疗常用黄体酮胶囊支持黄体功能,配合滋肾育胎丸调理。
5、卵巢肿瘤病理性卵泡持续增大超过3厘米需警惕肿瘤可能,如卵泡膜细胞瘤、颗粒细胞瘤等。伴随异常阴道出血、腹痛等症状。确诊后需根据情况行卵巢囊肿剥除术或附件切除术,术后可配合桂枝茯苓胶囊预防复发。
发现卵巢卵泡异常建议月经后3-5天复查超声,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卵泡破裂。日常保持规律作息,适量补充维生素E和深海鱼油,避免过度节食影响卵泡发育。40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进行妇科超声和肿瘤标志物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