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尿蛋白含量通常不超过150毫克/24小时,随机尿蛋白定性检测结果为阴性。
尿蛋白是评估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健康人群在常规尿检中尿蛋白定性试验应为阴性结果,定量检测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应低于150毫克。这一标准适用于大多数成年人,检测结果可能因实验室方法不同存在轻微差异。尿蛋白检测通常采用试纸法进行初筛,若结果为阳性需进一步做24小时尿蛋白定量或尿蛋白肌酐比值测定。生理性蛋白尿可能出现在剧烈运动、发热、寒冷刺激或直立位时,通常为一过性且尿蛋白量较少。
持续性蛋白尿往往提示肾脏疾病或其他系统性疾病。肾小球疾病可能导致尿蛋白显著增加,每日排泄量可超过3.5克。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等慢性病也会引起尿蛋白异常升高。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能造成肾小管损伤导致蛋白尿。妊娠期妇女出现蛋白尿需警惕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引起肾脏损害而出现蛋白尿。
建议保持每日适量饮水,避免长时间憋尿。定期进行尿常规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异常。高盐饮食可能加重肾脏负担,日常应注意控制钠盐摄入。出现泡沫尿、水肿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糖并定期监测尿微量白蛋白。避免滥用可能损害肾脏的药物,使用药物前应咨询医生或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