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斗胸是胸骨、肋软骨及一部分肋骨向脊柱凹陷形成漏斗状的一种畸形,绝大多数漏斗胸的胸骨从第二或第三肋软骨水平开始向后,到剑突稍上一点处为最低点,再返向前形成一船样畸形。两侧或外侧,向内凹陷变形,形成漏斗胸的两侧壁。漏斗胸的肋骨走行斜度较正常人大,肋骨由后上方急骤向前下方凹陷,使前后变近,严重时胸骨最深凹陷处可以抵达脊术。年龄小的漏斗胸患者畸形往往是对称性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漏斗胸畸形逐渐变得不对称,胸骨往往向右侧旋转,右侧肋软骨的凹陷往往较左侧深,右侧乳腺发育较左侧差。后胸部多为平背或圆背,脊柱侧弯随年龄逐渐加重,年龄小时不易出现脊柱侧弯,青春期以后患者的脊柱侧弯较明显。漏斗胸畸形压迫心肺,心脏多数向左侧胸腔移位。儿童往往表现为一种独特的虚弱姿势:颈向前伸,圆形削肩,罐状腹。
欢迎点击飞华健康网漏斗胸专题http://www.fh21.com.cn/waike/ldx/
黄体萎缩不全多数情况下可以自愈,主要表现有不规则阴道出血、月经周期紊乱、经期延长等症状。
1、不规则阴道出血:
黄体萎缩不全可能导致子宫内膜脱落不完全,引起非经期阴道点滴出血或少量出血。这种情况通常与黄体功能不足有关,出血量较少且持续时间短,可通过观察月经周期变化判断是否改善。
2、月经周期紊乱:
黄体萎缩不全会影响孕激素分泌,导致月经周期缩短或延长。典型表现为月经提前或推迟超过7天,周期在21-35天范围外波动。轻度紊乱可能随着卵巢功能自我调节而恢复正常。
3、经期延长:
正常经期应为3-7天,黄体萎缩不全患者可能出现经期持续8-10天的情况。这是因为黄体持续分泌少量孕激素,使子宫内膜不能及时完全脱落。多数情况下经期延长会自行缓解。
4、经前症状加重:
部分患者会出现明显的经前乳房胀痛、情绪波动等症状。这与黄体期孕激素水平波动有关,症状程度因人而异,通常在月经来潮后减轻。
5、基础体温异常:
黄体功能不足时基础体温双相曲线不典型,表现为高温相持续时间短于12天或体温上升缓慢。这种情况可通过3个月经周期的体温监测评估是否改善。
黄体萎缩不全患者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节食或剧烈运动。饮食上可适当增加豆制品、坚果等富含植物雌激素的食物,配合有氧运动改善盆腔血液循环。建议记录至少3个月经周期情况,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进行激素六项检查。日常生活中减少压力、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卵巢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