跖底筋膜炎的症状主要有足跟或足底疼痛、晨起第一步痛、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加重、局部压痛、足底紧绷感等。跖底筋膜炎是足底筋膜因反复微损伤导致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常见于长期负重、扁平足或运动过量人群。
1、足跟或足底疼痛疼痛多位于足跟内侧或足底中部,呈刺痛或钝痛。初期可能仅在晨起或久坐后站立时发作,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可能持续存在。疼痛特点为起步时剧烈,活动后稍缓解,但长时间行走或站立后再次加重。部分患者描述疼痛如踩在石头上,严重时甚至影响正常行走。
2、晨起第一步痛晨起或长时间休息后迈出第一步时疼痛最为明显,称为起步痛。这是由于夜间足底筋膜处于缩短状态,突然拉伸时引发炎症反应。通常行走数分钟后疼痛减轻,但若病情严重,疼痛可能持续整天。该症状是跖底筋膜炎的典型表现,有助于与其他足部疾病鉴别。
3、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加重足底筋膜在承重时反复受到牵拉,导致炎症加剧。患者常主诉下班后、逛街或运动后疼痛明显。长时间站立工作者如教师、售货员等更易出现此症状。休息时疼痛缓解,但再次活动后又复发,形成恶性循环。症状轻重与活动量呈正相关。
4、局部压痛按压足跟内侧或足底中部时出现明显压痛,尤其在筋膜附着点处。医生检查时常用拇指按压患者足跟内侧,若诱发剧烈疼痛则支持诊断。部分患者可触及局部硬结或增厚,提示可能存在筋膜纤维化或钙化。压痛程度可反映炎症的严重程度。
5、足底紧绷感患者常感觉足底有牵拉感或僵硬感,尤其在早晨或久坐后。部分人描述足底像被橡皮筋绷紧,影响足部灵活性。紧绷感可能伴随足弓酸胀,严重时出现小腿后侧肌肉紧张。拉伸足底筋膜可暂时缓解症状,但过度拉伸可能加重炎症。
跖底筋膜炎患者应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选择有足弓支撑的鞋子,必要时使用矫形鞋垫。每日可进行足底筋膜拉伸训练,如用毛巾牵拉脚趾或台阶边缘拉伸。急性期可冰敷疼痛部位,慢性期可尝试热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控制体重有助于减轻足底负荷,避免赤脚行走或穿平底鞋。若保守治疗无效,需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物理治疗或局部注射治疗。